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全日制研究生校级学业奖学金评审暂行办法
发布时间: 2021-09-23 09:29:52 浏览量: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全日制研究生校级学业奖学金评审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情况下更好地支持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LETOU体育平台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要求,结合我院研究生教育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由省财政和学院共同承担,每年评审一次。本办法适用于2014年秋季学期及以后入学、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人事档案在院的全日制中国籍研究生,此前入学的研究生不执行本办法。
第三条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额向培养质量较高的基层单位、学院特色优势学科、基础学科和国家亟需的学科(专业)适度倾斜。
第四条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审工作,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法规和学院规章制度,杜绝弄虚作假。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五条 学院成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学院评审委员会):
主 任:张锦 孔伟红
副主任:夏卓群 王觊婧
委 员:李峰 何施茗 李平 蔡烁 王觊婧 张建明
傅明 罗可 陈曦(大) 龙敏 徐蔚鸿 肖晓丽
张华娟 易亭亭 研一代表 研二代表 研三代表
第六条 学院评审委员会负责制定评审细则和组织评审工作。评审委员在履行职责时应遵循平等、公正、保密、回避的原则。当年有所指导的研究生参评或与参评者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亲属关系的评审委员应回避。研究生代表为当年未参评学生。
第三章 奖励标准与参评资格
第七条 奖助标准:硕士生一等学业奖学金0.8万元/人·年,覆盖面为40%;二等学业奖学金0.5万元/人·年,覆盖面为30%;三等学业奖学金0.3万元/人·年,覆盖面为20%。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对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级和奖励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学制为2.5年的专业学位硕士的第三次评审奖励标准为:一等奖每生每年0.4万元,二等奖每生每年0.25万元,三等奖每生每年0.15万元,覆盖面不变。)
第八条 奖助对象必须是规定学制内全日制脱产在读研究生。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高等学院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品学兼优;
4、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
第九条 以下研究生不具备学业奖学金参评资格:
1、休学期间的研究生;
2、未按规定时间注册且无任何缘由的研究生;
3、已经获得学位但还未办理离院手续的研究生;
4、因违反校规校纪或院规院纪,受警告以上(含警告)处分的研究生;
5、弄虚作假、违反学术诚信的研究生;
6、国家助学贷款有违约记录的研究生;
7、超出学期期限基本修业年限的研究生;
8、因私出国留学没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9、未经学院批准在校外合作交流、实习、创业等,未在校学习时间累计达1个月以上研究生;
10、因疾病未在校学习时间累计3个月以上的研究生。
第十条 学制期限基本修业年限内,因国家和单位公派出国留学或校际交流在境内外学习的研究生,仍具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参评资格;由于疾病、创业,或未经学院批准长期在校外合作交流、实习等原则上不具备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参评资格。档案未转入LETOU官网的研究生最高可评三等学业奖学金。
第四章 评审程序
第十一条 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程序应根据评审细则对参评者进行量化考核,按照“自愿申报、导师推荐、量化打分、差额评审”的原则进行。
第十二条 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根据科研成果、学业成绩、社会服务、非科研类获奖、日常表现等进行量化打分,并将各类分值进行加权评分。根据加权评分后的最终值进行排序。发表论文的期刊档次、学科竞赛的级别、科研类奖励的级别等由院评审委员会认定。
第十三条 对学术型研究生,评审偏重考察其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偏重考察其专业实践能力和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
第十四条 一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审以入学成绩为主要依据,二、三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以在读期间的综合表现为评审依据。
第十五条 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在规定学制内原则上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
第十六条 符合条件的研究生自愿申请学业奖学金,应如实填写《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向所在学院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同时须提交相关支撑材料。推荐意见一般应由导师填写。
第十七条 学院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对申请学业奖学金的学生进行初步评审,就申请人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研究成果、社会服务与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评定。
第十八条 学院评审委员会确定本学院推荐学生名单后,将在本学院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内容还包括相关材料。
第十九条 公示无异议后,学院填写《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获奖学生汇总表》(见附表2),并提交给学校审定,学校将审定结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第二十条 对评审结果有异议的学生,可在学院公示阶段向所在学院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诉,评审委员会将及时研究并予以答复。如学生对学院评审委员会作出的答复仍存在异议,可在学院公示阶段向学校评审领导小组提请裁决。
第五章 发放与监督
第二十一条 学校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并颁发学院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同时将研究生获得学业奖学金情况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二十二条 若发现申请人有弄虚作假、违反学术诚信的行为,经有关部门认定后,如在学业奖学金评审过程中,则取消该生当年学业奖学金评审资格;如在整个评审工作结束后,则收回该生已获得的奖学金及证书;情节严重的,取消该生硕士在读阶段学业奖学金申请资格,并根据《LETOU体育平台学生违纪处理条例》进行处理;已经毕业的,则追回该生已获得的学业奖学金及证书,并书面告知工作单位。
第二十三条 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研究生,可以同时获得其他研究生国家奖助政策以及校内其他研究生奖助政策资助。
第二十四条 开学报到注册无故迟到者,停发该年度学业奖学金。
第二十五条 人事档案未转到或逾期到达的,取消当年学业奖学金评选资格。
第二十六条 出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出现考试作弊和违反学术道德行为者,立即停止发放当年度学业奖学金。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院评审委员会解释。
第六章 评审细则
1、学习成绩量化考核方法
采用平均学分绩点来衡量学生学习的质和量。各课程成绩以学校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中存档的电子数据为准。
表1. 成绩、学分、绩点之间的转换关系
| 课程成绩 | 绩点(Hi) | 学分(Wi) | |
| 百分制 | (五级记分制) | ||
| 90~100 85~89 | A/优秀 A- | 4.0 3.7 | 获得课程学分 | 
| 82~84 78~81 75~77 | B+ B/良好 B- | 3.3 3.0 2.7 | |
| 72~74 68~71 66~67 | C+ C/中等 C- | 2.3 2.0 1.7 | |
| 64~65 60~63 | D D- /及格 | 1.3 1.0 | |
| <60 | E/不及格 | 0 | 不获得课程学分 | 
| 无效 | 无效 | 0 | |
总学分数和平均学分绩点按下列方法计算:
总学分数=修读并获得全部课程学分数之和(∑Wi)。
总学分绩点=修读并获得全部各门课程学分乘以相应绩点之和(∑Wi×Hi)。
平均学分绩点=总学分绩点/总学分数(∑Wi×Hi/∑Wi)。
2、科研业绩量化考核方法
1)本次评奖是对本学年同学们的科研,非科研等方面的综合评比,科研、非科研材料有效日期为上一学年9月1日至本学年9月1日,论文以录用通知日期为准,专利与软著均以获得授权日期为准。
2)得分论文和著作必须是研究生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且以“LETOU体育平台”为第一单位。论文应在正式学术期刊发表,或已有录用通知(需提供录用通知原件或其它可靠证明方式)。
3)各种成果符合多个计分条件时,就高不就低。例如,论文在CSCD期刊发表,又被EI核心版收录,则计分时就高不就低。
4)所有成果都必须提供相关的完整原始证明材料,研究生所起作用非常少但又挂了名的科研成果不能作为该研究生的有效申报材料。
5)软著需提供《LETOU体育平台自主知识产权审批表及承诺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两个证件方可认定软著的有效性,导师书面形式提供的证明视为无效。
6)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均在研三进行评定,该项加分必须为项目主持人,且主持的项目必须已结题。
7)学科竞赛获奖成果需要体现LETOU体育平台,不能体现的获奖证书不计分;在LETOU体育平台最新公布的学科竞赛支持项目清单中的比赛按照清单列表规定的等级加分;不在列表的学科竞赛,一般按照获奖证书落款级别加分(国家级学会学科竞赛按照省级加分,省级学会学科竞赛按照校级加分,团体奖统一按照三等奖第一署名计分,初赛分数折半),对于比赛定级有异议的竞赛项目需同学院分管负责人和评审委员会商议后决定。
表2. 科研业绩量化分值一览表
| 科研成果类别 | 得分 | 备注 | ||
| 论文 | T级:国际顶级科技期刊论文 | 30分/篇 | SCI分区期刊列表、CCF会议分类列表、EI期刊列表、CSCD核心库期刊列表的版本: 1、已刊出论文按刊出当年列表认定; 2、录用论文按最新公布列表认定; 3、论文分区按LETOU体育平台自然科学类论文等级认定标准进行分区。(分区版本见文件-----关于公布《LETOU体育平台自然科学类论文等级认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 |
| A1级: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大类一区期刊,自然指数期刊; 《中国科学》系列(中文版)、《科学通报》期刊论文; CCF A类会议 | 18分/篇 | |||
| A2级: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大类二区期刊; 校定国内权威期刊论文; CCF B类会议 | 10分/篇 | |||
| A3级: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大类 3 区期刊论文; 校定国内重要期刊论文; CCF C类会议 | 8分/篇 | |||
| B1 级: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大类 4 区期刊论文 | 5分/篇 | |||
| B2 级:EI 收录中文期刊论文 | 3分/篇 | |||
| B3 级:EI 收录英文期刊论文; CSCD 核心库期刊论文 | 2分/篇 | 需要已经检索 | ||
| 发明专利 | 第1发明人 | 15分/项 | 导师必须为发明人之一 | |
| 第2发明人 | 10分/项 | |||
| 第3发明人 | 3分/项 | |||
| 实用新型专利 | 第1发明人 | 3分/项 | 导师必须为发明人之一 | |
| 第2发明人 | 2分/项 | |||
| 软件著作权 | 第1署名人 | 2分/项 | 导师必须为署名人之一 若该软件能提供可靠的足够证明说明已获得一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经学院评审委员会审核和认可,则该项另加3分。 | |
| 第2署名人 | 1分/项 | |||
| 科技成果获奖(三大奖) | 国家级 | 导师必须为获奖人之一, LETOU体育平台为成果单位之一。 级别认定由院评审委员会负责。 省部级 M=1 厅校级 M=0.5 | ||
| 国家级科技成果获奖中署名 | 直接认定为一等奖 | |||
| 省部级、厅校级 | ||||
| 一等奖 | 署名前3名 | 30分*M/项 | ||
| 第4署名 | 18分*M/项 | |||
| 第5署名 | 10分*M/项 | |||
| 二等奖 | 署名前2名 | 20分*M /项 | ||
| 第3、4署名 | 10分*M /项 | |||
| 三等奖 | 署名前2名 | 16分*M /项 | ||
| 第3署名 | 8分*M /项 | |||
| 学科竞赛获奖 | 国家级、省部级、厅校级 | |||
| (有特等奖是为特等奖) | 第1署名 | 14分*N/项 | 级别认定参照关于印发修订后的《LETOU体育平台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的通知中附件(2021年LETOU体育平台学科竞赛支持项目清单),未在该文件清单中的比赛由学院评审委员会根据比赛参赛人数、获奖比率等进行裁定。 国家级 N=1 省部级 N=0.5 厅校级 N=0.2 | |
| 第2署名 | 12分* N /项 | |||
| 第3署名 | 10分* N /项 | |||
| 第M(M>3)署名 | 14分*N* 1/2^(M-2) /项 | |||
| 二等奖 (有特等奖是为一等奖) | 第1署名 | 12分* N /项 | ||
| 第2署名 | 10分* N /项 | |||
| 第3署名 | 8分* N /项 | |||
| 第M(M>3)署名 | 12分*N * 1/2^(M-2) /项 | |||
| 三等奖、优胜奖(有特等奖是为二等奖) | 第1署名 | 8分* N /项 | ||
| 第2署名 | 6分* N /项 | |||
| 第3署名 | 4分* N /项 | |||
| 第M(M>3)署名 | 8分*N * 1/2^(M-2) /项 | |||
| 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 | 省级 | 8分/项 | ||
| 校级 | 4分/项 | |||
3、非科研类获奖量化考核方法
该类别主要指以及院级、校级举办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所获的奖项或个人荣誉。
1)非科研奖项获奖成果需要体现LETOU体育平台,不能体现的获奖证书不计分;在上一学年非科研竞赛定级列表中参考列表中的定级加分,不在列表中的一般按照获奖证书落款级别加分(国家级学会比赛按照省级加分,省级学会比赛按照校级加分,团体奖统一按照三等奖第一署名计分,初赛分数折半),对于比赛定级有异议的竞赛项目需同学院分管负责人和评审委员会商议后决定。
2)个人荣誉仅限于以下列表中的个人荣誉,未在该列表中的个人荣誉由评审委员会决定。个人荣誉按照一等奖第一署名加分,团体荣誉按照三等奖第一署名加分,且个人荣誉应在评选当年期间获得,且不能是以下荣誉:奖学金证书(包括单项奖学金证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 荣誉名称 | 备注 | 
| 十大长理之星 | 校级十大长理之星加10分 | 
| 优秀研究生 | 按照获奖证书落款级别按照第一署名加分 | 
| 优秀研究生干部 | 按照获奖证书落款级别按照第一署名加分 | 
| 研会之星 | 按照获奖证书落款级别按照第一署名加分 | 
| 五四评优先进个人 | 包括五四青年奖章、十佳团学干部、十佳团支书、优秀团员、优秀团学干部、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文体活动先进个人,其中校级十佳团学干部、校级十佳团支书加8分 | 
| 优秀党员 | 按照获奖证书落款级别按照第一署名加分 | 
| 优秀运动员 | 按照获奖证书落款级别按照第一署名加分 | 
| 辩论赛优秀辩手 | 按照获奖证书落款级别按照第一署名加分 | 
| 优秀实践日记 | 按照获奖证书落款级别按照第一署名加分 | 
| 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工作者 | 按照获奖证书落款级别按照第一署名加分 | 
| 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学员 | 按照获奖证书落款级别按照第一署名加分 | 
| 研究生风采展优秀表演人员 | 按照获奖证书落款级别按照第一署名加分 | 
3)获得院、校、省、国家级优秀党支部,支部全体党员(包括预备党员)分别加上 0.5、3、6、16分。
表3. 非科研类获奖量化分值一览表
| 划分等级 | 国家级 | 省级 | 校级 | 院级 | |
| 一等奖 | 第1署名 | 20分 | 10分 | 5分 | 2分 | 
| 第2署名 | 18分 | 8分 | 4分 | ||
| 第3署名 | 16分 | 6分 | 3分 | ||
| 二等奖 | 第1署名 | 18分 | 8分 | 4分 | 1分 | 
| 第2署名 | 16分 | 6分 | 3分 | ||
| 第3署名 | 14分 | 4分 | 2分 | ||
| 三等奖 | 第1署名 | 16分 | 6分 | 3分 | 0.5分 | 
| 第2署名 | 14分 | 4分 | 2分 | ||
| 第3署名 | 12分 | 2分 | 1分 | ||
非科研类学生干部、志愿者、参与者量化得分从以下类别中根据自身情况提供相应证明进行加分,原则上从所担任职务中选取加分项最高者,不进行累加。
1)党务工作小组各组组长、支部书记任职按院研会部门部长级别加分,干事按院研会部门干事级别加分,支委成员按班委级别加分。
2)优秀志愿者按照志愿者加分,参加非科研活动或竞赛获优胜奖按照参与活动加分。
表4. 非科研类担任学生干部、志愿者、参与者量化分值一览表
| 1 | 校级 | 校研会正、副主席,各部门部长 | 6/每项 | 
| 各部门干事 | 3/每项 | ||
| 2 | 院级 | 院研会正、副主席,各部门部长 | 4/每项 | 
| 各部门干事 | 2/每项 | ||
| 3 | 班委 | 班委成员 | 4/每项 | 
| 4 | 志愿者 | 校级、院级各类研究生大型活动志愿者 | 0.5/每项 (此类得分不超过3分) | 
| 参与活动 | 代表学院参加校级、院级各类研究生大型活动的团队成员 | 
4、引领本科生学风建设量化考核方法
(1)研究生担任由学院安排的下班导师、“三助”(助教、助管、助研)岗位工作,通过学院考核,加2分。同种岗位担任多次,分数不累加;不同种类岗位,可以累加。注:助研岗位是由有科研经费的老师根据个人需要而出资设立的研究助理岗位,助研岗位需按学校、学院的相关文件进行认定、实施和考核。
(2)“三助”(助教、助管、助研)岗位工作的有效时间范围为研究生一年级至三年级期间所担任过的“三助”岗位。研究生二年级奖学金评审中,“三助”岗位不作为加分项,统一在研三作为加分项。
(3)指导本科生成立科技兴趣组,基础分为2分,若该兴趣组能进一步在校级、省级或国家级的学科竞赛中获得荣誉,另加分如下,但总分不得超过8分:
表5. 指导本科生组建竞赛团队获得荣誉的加分表
| 国家级 | 省级 | 校级 | 院级 | 
| 5分/项 | 3/每项 | 2/每项 | 1/每项 | 
注:若指导多个本科生团队,基础分只加一次;指导本科生组建竞赛团队参加多个比赛获得的荣誉符合多个加分条件时,若为同一项目或同一团队,加分不进行累加,采取就高不就低原则进行加分。
(4)由学院审批备案,担任讲座和交流会主讲人按次计算,作为校级讲座主讲人满分为4分/次,作为院级讲座主讲人满分为2分/次。研究生二年级奖学金评审中,该项在非科研项进行加分。
5. 一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方法
(1)若推免生日常表现正常,则列入学业奖学金一等奖推荐者名单,剩余的学业奖学金一等奖以及二、三等奖获得者的推荐将根据《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一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量化计分表》所获分数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
(2)若根据《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一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量化计分表》所获分数相同,则依据以下优先级确定先后顺序:第一志愿考生、入学成绩折合分、日常表现折合分。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一年级全日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量化计分表 填表日期 | |||||||||||||||||
| 基本信息 | 姓名 | 学号 | 学科专业 名称 | 入学 年月 | 导师 姓名 | 是否 推免生 | 学位类别 | ||||||||||
| 第一志愿 调剂 | 本科毕业学校名称 或独立学院名称 | 身份证 号码 | |||||||||||||||
| 开户银行及卡号 | |||||||||||||||||
| 申报资格审核 | 若不具备资格需填写理由: | 审核人 签名 | |||||||||||||||
| 入学考试成绩 (占70%) | 英语 | 数学 | 政治 | 专业课 | 复试分 | 审核人 签名 | |||||||||||
| 入学成绩折合分计算 | {[(英语分+数学分+政治分+复试分*2)/550]*80%+[专业课分/150]*20%}*70= 备注:复试分*2,英语、数学、政治、复试合计总分为550分。 | ||||||||||||||||
| 录取方式 (占10%) | 若是第一志愿考生计10分,若是调剂考生计5分 | ||||||||||||||||
| 日常表现 (由研究生辅导员提供该类数据) (占20%,每缺席1次扣1分) | 缺席指定会议次数 | 不定期点名时不在校的次数 | 缺席指定活动次数 | 不按时处理校、院通知被通报次数 | 累计 总次数 | ||||||||||||
| 出勤折合分计算 | 20分-累计总次数*1=() 注:若该项为负分数,则记为0分。 | ||||||||||||||||
| 总得分 | 入学成绩折合分+录取方式计分+出勤折合分计算=( ) +( )+( )= | ||||||||||||||||
6. 二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方法
(1)若推免生日常表现正常,则列入学业奖学金一等奖推荐者名单,剩余的学业奖学金一等奖以及二、三等奖获得者的推荐将根据《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二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量化计分表》所获分数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
(2)若根据《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二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量化计分表》所获分数相同,则依据以下优先级确定先后顺序:日常表现折合分、学习成绩折合分、科研业绩折合分、非科研折合分。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二年级全日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量化计分表 填表日期 | |||||||||||||||||||||||||||||
| 基本信息 | 姓名 | 学号 | 学科专业 名称 | 入学 年月 | 导师 姓名 | 是否 推免生 | 学位类别 | ||||||||||||||||||||||
| 身份证号码 | |||||||||||||||||||||||||||||
| 开户银行 | 卡号 | ||||||||||||||||||||||||||||
| 申报资格审核 | 若不具备资格需填写理由: | 审核人 签名 | |||||||||||||||||||||||||||
| 学习成绩 (占50%) | 学习科目 | 成 绩 | 学 分 | 学习科目 | 成 绩 | 学 分 | 研究生教育干事审核并签名 | ||||||||||||||||||||||
| 学习成绩折合得分=[平均学分绩点/4]*50=( ) 其中,平均学分绩点=总学分绩点/总学分数 | 
 | ||||||||||||||||||||||||||||
| 科研业绩 (占20%) | 已发表或已有录用通知的论文(限用一次) | 示例: 1. SCI三区论文两篇:10*2=20分 (a)列举文献格式(类似引文格式):DOI+论文标题+期刊或会议名+时间 (b) 10.1109/TII.2021.3082576, Intelligent Ubiquitous Network Accessibility for Wireless-Powered MEC in UAV-Assisted B5G.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1.0702. 2.EI检索收录:2分 (a) 列举文献格式(类似引文格式):DOI+论文标题+时间 (b) 10.1109/TII.2021.3082576, Energy-Efficient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UAV-Assisted Wireless Powered MEC Systems. 2021.0831. 容忍他 | 单项总得分 与审核和算分人签名 | 
 | |||||||||||||||||||||||||
| 22 | 
 | ||||||||||||||||||||||||||||
|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 发明人:专利名+申请专利号+公开时间 | 第几发明人 | 类别及分数 | 10 | 
 | ||||||||||||||||||||||||
| 李骥,张会强,王威,王新,欧建平,李刚:多脉冲雷达信号的分辨性特征融合提取方法及识别方法 申请公布号:CN112346056B 公开时间:2021.03.26 | 2 | 发明专利 | 
 | ||||||||||||||||||||||||||
| 10 | 
 | ||||||||||||||||||||||||||||
| 
 | |||||||||||||||||||||||||||||
| 
 | |||||||||||||||||||||||||||||
| 软件著作权 | 署名人:软件名称+软件著作权批准日期 | 第几署名人 | 分数 | 2 | 
 | ||||||||||||||||||||||||
| 1 | 2 | 
 | |||||||||||||||||||||||||||
| 学科竞赛获奖 | 竞赛名称 | 竞赛 级别 | 获奖等级和排名 | 分数 | 14 | 
 | |||||||||||||||||||||||
| 国家 | 一等奖 第一署名人 | 14 | 
 | ||||||||||||||||||||||||||
| 省 | 
 | ||||||||||||||||||||||||||||
| 校 | 
 | ||||||||||||||||||||||||||||
| 科研业绩量化分值看H | =论文量化分值( )+专利量化分值( )+软件著作权量化分值( )+学科竞赛量化分值( )=( ) | 
 | |||||||||||||||||||||||||||
| 科研业绩折合得分 | 设该生科研业绩量化分值为H,所有参评者中科研业绩量化分值最高者的得分为A,则科研业绩折合得分=20* (H/A)=( ) | 
 | |||||||||||||||||||||||||||
| 非科研类获奖(占10%) (统计上一学年内的非科研量化) | 获奖名称或内容 | 授奖机构 | 获奖 等级 | 署名 排序 | 单项总得分 与审核和算分人签名 | 
 | |||||||||||||||||||||||
| 一等奖 | 2 | 
 | |||||||||||||||||||||||||||
| 
 | |||||||||||||||||||||||||||||
| 
 | |||||||||||||||||||||||||||||
| 担任职务 | 任职时间 | 分数 | 
 | ||||||||||||||||||||||||||
| 校研会XXX部门部长 | 2020.9-至今 | 6 | 
 | ||||||||||||||||||||||||||
| 志愿活动或参与活动名称 | 分数 | 
 | |||||||||||||||||||||||||||
| 1. 2. | 2 | 
 | |||||||||||||||||||||||||||
| 指导本科生的内容描述 | 指导本科生的效果描述 | 基础分:2 | 总分 | 
 | |||||||||||||||||||||||||
| 附加分 | 
 | ||||||||||||||||||||||||||||
| 指导软件18级本科生李泊樑组建团队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 获得国家级三等奖 | 3 | 5 | 
 | |||||||||||||||||||||||||
| 指导软件18级本科生李泊樑组建团队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 无 | 0 | 
 | ||||||||||||||||||||||||||
| 非科研类获奖量化分值S | 依据非科研类获奖量化考核方法计算和累加 | 
 | |||||||||||||||||||||||||||
| 非科研类获奖折合得分 | 设该生非科研竞赛获奖量化分值为S,所有参评者中非科研竞赛获奖量化分值最高者的得分为B, 则非科研业绩折合得分=10* (S/B)=( ) | 
 | |||||||||||||||||||||||||||
| 日常表现 (占20%,每缺席1次扣1分) (统计上一学年内的出勤情况) | 缺席指定会议次数 | 不定期点名时不在研究生工作室的次数 | 缺席指定活动次数 | 不按时处理校、院通知被通报次数 | 累计 总次数 | 
 | |||||||||||||||||||||||
| 
 | |||||||||||||||||||||||||||||
| 日常表现折合分计算 | 20分-缺席次数*1=( ) 注:若该项为负分数,则记为0分。 | 
 | |||||||||||||||||||||||||||
| 总得分 | 学习成绩折合分+科研业绩折合分+非科研折合分+日常表现分= ( )+( )+( )+( )= | 得分 | 
 | ||||||||||||||||||||||||||
7. 三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方法
(1)若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未通过者,则不能评定学业奖学金。
(2)若推免生日常表现正常,则列入学业奖学金一等奖推荐者名单,剩余的学业奖学金一等奖以及二、三等奖获得者的推荐将根据《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三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量化计分表》所获分数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
(3)若根据《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三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量化计分表》所获分数相同,则依据以下优先级确定先后顺序:科研业绩折合分、日常表现折合分、引领本科生学风建设折合分。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三年级全日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量化计分表 填表日期 | ||||||||||||||||||||||||||||||
| 基本信息 | 姓名 | 学号 | 学科专业 名称 | 入学 年月 | 导师 姓名 | 是否 推免生 | 学位类别 | |||||||||||||||||||||||
| 身份证号码 | ||||||||||||||||||||||||||||||
| 开户银行 | 卡号 | |||||||||||||||||||||||||||||
| 申报资格审核 | 若不具备资格需填写理由: | 审核人 签名 | ||||||||||||||||||||||||||||
| 科研业绩 (占60%) | 已发表或已有录用通知的论文(限用一次) | 示例: 1. SCI三区论文两篇:10*2=20分 (a)列举文献格式(类似引文格式):DOI+论文标题+期刊或会议名+时间 (b) 10.1109/TII.2021.3082576, Intelligent Ubiquitous Network Accessibility for Wireless-Powered MEC in UAV-Assisted B5G.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1.0702. 2.EI检索收录:2分 (a) 列举文献格式(类似引文格式):DOI+论文标题+时间 (b) 10.1109/TII.2021.3082576, Energy-Efficient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UAV-Assisted Wireless Powered MEC Systems. 2021.0831. | 单项总得分 与审核和算分人签名 | 
 | ||||||||||||||||||||||||||
| 22 | 
 | |||||||||||||||||||||||||||||
|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 发明人:专利名+申请专利号+公开时间 | 第几发明人 | 类别及分数 | 10 | 
 | |||||||||||||||||||||||||
| 李骥,张会强,王威,王新,欧建平,李刚:多脉冲雷达信号的分辨性特征融合提取方法及识别方法 申请公布号:CN112346056B 公开时间:2021.03.26 | 2 | 发明专利 | 
 | |||||||||||||||||||||||||||
| 10 | 
 | |||||||||||||||||||||||||||||
| 
 | ||||||||||||||||||||||||||||||
| 
 | ||||||||||||||||||||||||||||||
| 软件著作权 | 署名人:软件名称+软件著作权批准日期 | 第几署名人 | 分数 | 2 | 
 | |||||||||||||||||||||||||
| 1 | 2 | 
 | ||||||||||||||||||||||||||||
| 学科竞赛获奖 | 竞赛名称 | 竞赛 级别 | 获奖等级和排名 | 分数 | 14 | 
 | ||||||||||||||||||||||||
| 国家 | 一等奖 第一署名人 | 14 | 
 | |||||||||||||||||||||||||||
| 省 | 
 | |||||||||||||||||||||||||||||
| 校 | 
 | |||||||||||||||||||||||||||||
| 主持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 | 项目名称 | 项目级别 | 是否结题 | 分数 | 
 | |||||||||||||||||||||||||
| 
 | ||||||||||||||||||||||||||||||
| 科技成果获奖 | 成果名称 | 授权机构 | 等级和排名 | 分数 | 
 | |||||||||||||||||||||||||
| 省级第一署名 | 
 | |||||||||||||||||||||||||||||
| 科研业绩量化分值看H | =论文量化分值( )+专利量化分值( )+软件著作权量化分值( )+学科竞赛量化分值( )+科技创新项目量化分值( )+科技成果获奖量化分值( )=( ) | 
 | ||||||||||||||||||||||||||||
| 科研业绩折合得分 | 设该生科研业绩量化分值为H,所有参评者中科研业绩量化分值最高者的得分为A,则科研业绩折合得分=60* (H/A)=( ) | 
 | ||||||||||||||||||||||||||||
| 非科研类获奖(占10%) (统计上一学年内的非科研量化) | 获奖名称或内容 | 授奖机构 | 获奖 等级 | 署名 排序 | 单项总得分 与审核和算分人签名 | 
 | ||||||||||||||||||||||||
| 一等奖 | 2 | 
 | ||||||||||||||||||||||||||||
| 
 | ||||||||||||||||||||||||||||||
| 
 | ||||||||||||||||||||||||||||||
| 担任职务 | 任职时间 | 分数 | 
 | |||||||||||||||||||||||||||
| 校研会XXX部门部长 | 2020.9-至今 | 6 | 
 | |||||||||||||||||||||||||||
| 志愿活动或参与活动名称 | 分数 | 
 | ||||||||||||||||||||||||||||
| 1. 2. | 2 | 
 | ||||||||||||||||||||||||||||
| 非科研类获奖量化分值S | 依据非科研类获奖量化考核方法计算和累加 | 
 | ||||||||||||||||||||||||||||
| 非科研类获奖折合得分 | 设该生非科研竞赛获奖量化分值为S,所有参评者中非科研竞赛获奖量化分值最高者的得分为B, 则非科研业绩折合得分=10* (S/B)=( ) | 
 | ||||||||||||||||||||||||||||
| 引领本科生学风建设 (占10%) | 指导本科生的内容描述 | 指导本科生的效果描述 | 基础分:2 | 5 | 
 | |||||||||||||||||||||||||
| 附加分 | 
 | |||||||||||||||||||||||||||||
| 指导软件18级本科生李泊樑组建团队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 获得国家级三等奖 | 3 | 
 | |||||||||||||||||||||||||||
| 指导软件18级本科生李泊樑组建团队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 无 | 0 | 
 | |||||||||||||||||||||||||||
| “三助”的具体内容 | “三助”的起止时间 | 得分 | 
 | |||||||||||||||||||||||||||
| 
 | ||||||||||||||||||||||||||||||
| 
 | ||||||||||||||||||||||||||||||
| 讲座和交流会内容 | 时间 | 级别 | 得分 | 
 | ||||||||||||||||||||||||||
| 院级主讲人 | 
 | |||||||||||||||||||||||||||||
| 
 | ||||||||||||||||||||||||||||||
| 引领本科生学风建设的量化分值L | 依据引领本科生学风建设量化考核方法计算和累加 | 
 | ||||||||||||||||||||||||||||
| 引领本科生学风建设的折合得分 | 设该生引领本科生学风建设量化分值为L,所有参评者中引领本科生学风建设量化分值最高者的得分为C, 则科研业绩折合得分=10* (L/C)=( ) | 
 | ||||||||||||||||||||||||||||
| 日常表现 (占20%) (统计上一学年内的出勤情况) | 参与的学术讲座签到次数(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签到只计算一次),总分为5分;设该生参加的学术讲座次数为M,学院参加学术讲座次数最多者的次数为D,则学术讲座折合得分=5* (M/D)。 | 整个学年得出勤签到分数,总分为10分,每月计1分,每月超过3日未及时签到打卡,则该月扣1分,扣完为止。 | 个人卫生分总分为5分,每人需要在自己的值日中打扫好实验室卫生,不定期检查卫生并通报,实验室不合格扣除个人卫生分0.5分,扣完为止,算减分。 | 研究生辅导员签名 | 
 | |||||||||||||||||||||||||
| 15次 | 得分: | 缺签3次 | 得分:9 | 通报0次 | 得分:5 | 
 | ||||||||||||||||||||||||
| 出勤折合分计算 | 日常管理分:计不按时处理校、院通知被通报次数,每通报一次扣0.5分,不设上限; 日常表现折合分=学术讲座折合得分+出勤签到分+实验室卫生分-日常管理分 | 
 | ||||||||||||||||||||||||||||
| 总得分 | 学习成绩折合分+科研折合分+非科研折合分+引领学风建设折合分+日常表现分= ( )+( )+( )+( )+( )= | 
 |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202年9月24日